鱼腥草国人应该都不陌生了,其浓烈的鱼腥味让很多人都受不了。记得以前天热的时候外婆就喜欢采点来泡水喝,清热降火立竿见影,就是味道太大,每次都要放好多糖我才能喝得下去。现代随着大家保健意识增强,中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信赖,鱼腥草也越来越频繁地被端上饭桌。是的,鱼腥草不仅只是野味佳肴,更是一味中药(《中国药典》收录),在古代也是一种治疗肺痈之要药。现在天气逐渐炎热,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吃鱼腥草啦,快来一起了解鱼腥草的知识吧~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jí)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有些地方也叫折耳根、侧耳根。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历史悠久,始载于汉末魏晋年代的《名医别录》,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贵州、浙江、江苏等地。
关于鱼腥草的食用方法,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吃法各有不同,囊括了凉拌、煮汤、煎炒、泡水、制作咸菜等做法,大家可以尝试看看哪种方式更容易接受哦。
Tip:鱼腥草的花语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吧~鱼腥草花代表脉动,意思是受这种花祝福出生的人,一生争强好胜,鲜有平淡的人。
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鱼腥草被誉为“中药中的抗生素”,非典时期被国家选为治疗SARS的八种药物之一,可见其功效之强大。
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类、苯乙醇苷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等。现代对鱼腥草的研究认知其实还不多,认为挥发油是其主要药效成分,比如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滴眼液等就是挥发油入药。
药理研究
1.鱼腥草多糖能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慢性炎症肺损伤,各指标参数如全血白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说明能减少炎细胞释放、改善肺水肿、抑制机体氧化应激;
2.鱼腥草挥发油能抑制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流感病毒、HIV-1、IBV以及SARS冠状病毒3C样蛋白;此外,鱼腥草水提物、黄酮类以及多糖均可抑制某些病毒活性;
3.鱼腥草挥发油、乙醇提取物、萜类、挥发油、生物碱类均可抗炎抑菌,一方面可机制COX-2表达、PGE2释放、炎症因子产生,另一方面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抑制;
4.鱼腥草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保肝作用,能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和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5.抗肿瘤。鱼腥草醇提物能诱导人黑色素瘤A程序性细胞死亡,能抑制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H、SiHa人宫颈癌细胞、淋巴瘤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6.鱼腥草黄酮类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减轻外部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对机体的伤害;
7.鱼腥草黄酮、多糖、多酚成分具有良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亚硝酸盐能力,抗氧化比Vc更好;
8.鱼腥草总黄酮能抑制透明质酸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发挥抗过敏作用;
9.其他如抗疲劳、抗抑郁、改善肾损伤、抑制肺纤维化等。
鱼腥草临床在呼吸科(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五官科(干眼症、角膜炎、鼻炎、鼻咽癌)、消化科(病毒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皮肤科(烫伤、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妇科(盆腔炎、输卵管堵塞)、泌尿科(尿路感染、肾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癌症辅助治疗(晚期肺癌、软腭癌、肝癌、胃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蔡红蝶,刘佳楠,陈少军,等.鱼腥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