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学上,月经不调也被称之为月经失调,此病症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可见,与月经紊乱不同,痛经、经前期头疼、月经稀少、颜色过于深、过于暗或者过于淡,都可称之为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危害多
正常排卵、输卵管通畅、子宫内膜发育完好,月经正常,以上是一位女性受孕所需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月经不调会对女性生育产生一定影响。
集萃堂中医馆的广西名中医、妇科专家罗志娟主任医师说道,《妇科玉尺》云:“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
中医认为,月经量少通常是由于患者体内气血虚、寒凝血脉、气滞血瘀或痰阻等因素所致,如不及时治疗,继续发展会导致闭经,会加速衰老。
月经不调要分证型
月经不调中,最普遍的是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患者面色晄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暗;血行瘀阻,不通则痛,腹部痛如刺式,拒按不移。
很多女性因为过度操劳、精神压力过大会肝气郁结,常常出现腹部胸肋胀痛,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月经不调中医调理为上策
那么,气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应如何调理呢?
罗志娟主任认为:食用温热食物有助于血液运行通畅,而食用生冷寒性食物,则不利于消化,并且还会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易出现月经不调、经血量少、痛经、闭经等问题。因此女性朋友在经期中宜清淡饮食,以助消化。
一旦出现月经不调症状,要及时就医。气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可辩证予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的逍遥散,方中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罗志娟主任建议:在月经期间,要注意经期的卫生,避免经期受凉,避免生冷、坚硬的食物。痛经患者可适当吃酸味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集萃名医
罗志娟
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生殖医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于运用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症、月经不调、试管婴儿前后的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复发性流产、先兆流产、绝经综合征、妇科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炎性包块)、体质调理、不孕症中夫妻的同调同治。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17项,作为副主编及编委出版四部教材,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晚上
公告
—名医出诊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
停诊出诊公告杜艳医师6月5日起,出诊时间为每周二、周五上午出诊;6月9日(周五)上午正常出诊;
杨祖毅医师因开会,6月9日(周五)下午停诊,晚上正常出诊;
劳肖霞医师因事,6月8日-15日停诊;
周萌医师因出差,5月29日-6月12日停诊;
李卫红医师因事,6月9日-12日停诊。
—医馆位置—
-(前台),
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