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眼下正值寒冬,羽绒服制品进入销售旺季。但其琳琅满目、样式多样,且存在宣传误区,消费者难以区分商品优劣。12月30日,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羽绒服要注意以下五点。
看合格证
看羽绒服的含绒量是多少,一般含绒量值在90%的是属于高质量,含绒量值越低其品质就越差。
看填充物
羽绒服的填充物分别有鹅绒和鸭绒,这两种绒毛也分为白绒和灰绒,其价格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相对来说鹅绒的保暖性更好一些。
用手指头捏住羽绒填充物,反复搓几下,观察是否有毛梗,会不会有扎手的感觉,如果有,说明填充物杂质较多,质量较差。
看蓬松度
用手掌按羽绒服的主体部分,然后松开,观察羽绒服是否可以快速恢复原状。如果很快就恢复原状,说明羽绒服比较蓬松,保暖效果也好,反之说明绒的质量差,保暖性也不好。
看面料
用手揉搓整个面料,特别注意线头处,看是否有绒丝或羽丝跑出来,如果有,说明面料的密封性不好,质量也不好。
闻味道
正常的羽绒服是带有家禽羽毛味道的,如果闻到明显的化学制剂味道,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工艺处理不过关。
太原市消协提示,如果购买羽绒服出现问题,请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消协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