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晨报·消费周刊·尚品汇
羽绒服里没羽绒再大牌也不能这么干!
一项冬令服装抽查结果公布多家知名品牌被点名
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对羽绒服、羽绒被、围巾、棉服、冲锋衣和羊绒衫等六大类冬令服装抽查了批次,一共发现4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3%。
羽绒产品的填充物质量、服装面料的纤维含量等方面,以次充好,是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其中一条围巾吊牌上显示的是96%的羊毛,但是实测下来,却是%聚酯纤维。检测人员说其中有一款儿童羽绒服,是她从业以来见过的质量最差的羽绒服。
●8批次成人羽绒服不合格,包括标称为雪中飞牌、标称为戎美牌、标称为爱狼仕牌、标称为冰洁牌等样品。
●11批次儿童羽绒服不合格,包括标称为优卡缇牌、标称为谷米熊牌、标称为棉小班牌、标称为小海员牌等。
●不合格的围巾包括标称为七匹狼牌、标称为雷郭堡牌、标称为百瑞欧牌等10批次。
●不合格的棉服,包括标称为VEROMODA维沙曼牌、标称为恒源祥牌、标称为姿忆秀牌等10批次。
图左为朵绒,图右为羽丝
羽绒服和羽绒被是此次监督抽查的重点,共抽查批次,占总数批次的一半以上。其中一件成人羽绒服标注填充的羽绒为克,实际测试下来发现只有90克,少了近三分之一,根据羽绒服国家标准规定,只允许5%的偏差,这种缺斤短两,属于严重的不合格。
羽绒服里填充物压根不是羽绒
记者在检测现场看到,一些羽绒服不仅充绒量存在严重偏差,而且有的填充物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羽绒。
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姜文良告诉记者,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填充物主要是一朵一朵带有绒核结构的朵绒形成的,这种朵绒堆在一起可以聚集较多的空气,由朵绒形成的羽绒服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检测发现被检羽绒服的填充物主要是一根一根的羽丝,不是带有绒核结构的朵绒。羽丝主要是由羽毛粉碎后形成,保暖性很差。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主要填充物不仅要求是朵绒,而且对朵绒的占比,也就是含绒量作出明确要求。
姜文良说,一件被检儿童羽绒服标注的含绒量为90%,测试下来发现含绒量只有3.3%,虚标了近30倍。根据国家羽绒服标准的规定,含绒量偏差只允许3%,属于严重的不合格,因为羽绒服标准规定含绒量至少要50%。
记者观察发现,这次抽查中,不合格儿童羽绒服的质量更为堪忧。一款从电商平台购买的,标称为“优卡缇”牌加厚儿童羽绒服,衣服明示含绒量为80%白鸭绒,店铺宣称“我们的内心羽众不同”,主打“柔软、保暖、透气、蓬松”等特点,然而,检测人员却告诉记者,这是她从业以来见过质量最差的羽绒服。
不合格羽绒被主要出现在电商平台
经过检测,8批次成人羽绒服不合格,包括标称为雪中飞牌、标称为戎美牌、标称为爱狼仕牌、标称为冰洁牌等样品。11批次儿童羽绒服不合格,包括标称为优卡缇牌、标称为谷米熊牌、标称为棉小班牌、标称为小海员牌等。
在进一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这次监督抽查从电商平台买样的羽绒被,标称的填充物和实际填充物完全不同。
南通市纤维检验所高级工程师钱薇薇告诉记者,根据平时监督抽查和委托检验来看,不合格羽绒被的情况主要出现在电商平台,电商平台通常通过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如一条被子的零售价是,卖给消费者是,但是按照实际情况,被子的成本价可能只有块钱左右。按照标称的质量品质来做的话,这条被子的成本要在块钱以上。
吊牌写含96%羊毛结果一根羊毛都没有
羊毛围巾%是涤纶
记者注意到,不合格的羽绒服,主要是含绒量、绒子含量、充绒量等项目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这三个指标的核心,是羽绒的质量和含量。
据了解,羽绒里面鹅绒的价格比较高,纯的鹅绒每吨大约68万元,90%的鹅绒每吨大约63万元,纯的鸭绒每吨大约40万元,90%的鸭绒每吨大约30万元,羽丝每吨大约6万到7万元,羽毛每吨大约到元。也就是说,鹅绒的绒朵比鸭绒更大,鹅绒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更好。一般来说,纯鹅绒价格最高,它大约是纯鸭绒的1.7倍,是羽丝的10倍,是羽毛的倍。
记者观察发现,在这次监督抽查中,一些生产企业“以次充好”标注原材料,是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检验部工程师张丹丹拿着一条围巾告诉记者,这条围巾吊牌上显示的是96%的羊毛,但是实测下来,它却是%聚酯纤维,也就是说%是涤纶,里面一根羊毛都没有。
苏州市纤检院和深圳市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40批次围巾进行检测后发现,不合格产品在标注纤维含量时,大多数把一些价格便宜的化纤成分,虚假标注成羊毛或羊绒等价格更高的原料。
这款不合格的围巾,是从电商平台七匹狼旗舰店购买的,记者看到,这家网店的产品详情介绍中,商家却向消费者出示了一份检测合格报告。
经过检测,不合格的围巾包括标称为七匹狼牌、标称为雷郭堡牌、标称为百瑞欧牌等10批次。
苏州市纤检院和常州纤检所对50批次棉服的检测结果显示,生产企业对衣物的纤维含量随意胡乱标注,是不合格产品存在的另一个质量问题。经过检测,不合格的棉服,包括标称为VEROMODA维沙曼牌、标称为恒源祥牌、标称为姿忆秀牌等10批次。
记者梳理不合格产品名单时发现,多家知名品牌的产品,在这次监督抽查中被判为不合格:包括标称为雪中飞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雪中飞”牌成人羽绒服,经过检测,含绒量、绒子含量和蓬松度等三项指标不合格;标称为桐乡卓玛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匹狼”牌围巾,纤维成分不合格;标称为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MODA维沙曼”牌棉服,纤维含量不合格。
电商直播平台产品质量堪忧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此次监督抽查买样的电商平台超过10家,包括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米有品、淘宝直播、天猫直播、抖音、快手、小红书等。
据了解,这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首次根据消费者投诉热点,在直播平台开展抽查,一共抽查了个批次,发现了20批次的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4.2%。从直播平台抽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发现直播平台的抽查合格率低于整个电商的抽查合格率;直播平台的一些直播主的质量意识比较薄弱,对销售的产品并没有质量把关,所以导致一些三无、假冒伪劣现象存在。
调查中记者看到,这次监督抽查,多家检测机构在直播平台买样,实际收货时,有一些是三无产品。据了解,这次羽绒被的抽查,南京市质检院计划买样25批次,仅在一家电商直播平台买到的样品,就有4批次是三无产品。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次监督抽查中,检测机构收到的三无产品,都来自电商直播平台,类别包括羽绒被、羽绒服、围巾、冲锋衣等,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加大对这类销售渠道和平台的监管力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羽绒制品的内在品质消费者无法鉴别,羽绒制品容易成为掺杂使假的重灾区。其实无论是直播带货类的线上消费,还是实体店类的线下消费,变的仅仅是买卖方式的不同,不变的是诚信、品质的底线不能被跨越、消费者的权益不能随意被侵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