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输卵管炎 > 疾病治疗

慢性盆腔炎家传验方朱氏盆炎汤建议收藏

蒲丁藤酱消炎汤

(又名“朱氏盆炎汤”)

海派朱氏妇科。

蒲公英15g,地丁草15g,红藤15g,败酱草15g,生蒲黄12g(包),柴胡9g,延胡索9g,川楝子9g,刘寄奴12g,广地龙12g,三棱12g,莪术12g,制乳香6g,制没药6g。

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炎症之腹痛属热瘀交结,冲任气滞者。

蒲丁藤酱消炎汤是海派朱氏妇科的家传验方。全方对于热瘀交结,冲任气滞之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炎症之腹痛有佳效。

本方又名“朱氏盆炎汤”。方中以蒲公英、地丁草、红藤、败酱草为君药,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柴胡、延胡索、川楝子、刘寄奴活血、行气、散瘀止痛,共为臣药。

朱南孙教授善于应用生蒲黄,蒲丁藤酱消炎汤中生蒲黄为佐药,其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并且止痛效佳,对于热瘀交结,冲任气滞之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炎症之腹痛尤为适合。

方中广地龙、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共为使药,舒经活络,软坚散结,起到消除慢性盆腔炎形成的炎性包快,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癥瘕积聚等作用。全方清中有化,消中有疏,清热化瘀,疏理冲任。以此为基本方,可随证加减。

若经行量多,减制乳香、制没药、刘寄奴,三棱、莪术,加地榆、侧柏叶、椿根皮;若夹瘀,伍焦楂炭、茜草炭;伴输卵管阻塞,配路路通、穿山甲、王不留行、丝瓜络之类;消包块,多加黄药子、皂角刺;腰膝酸楚,则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

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朱南孙教授主要应用本方治疗慢性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炎症之腹痛属热瘀交结,冲任气滞者。其第四代传人胡国华教授以本方为基础,兼加补益肝肾之品,在临床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显著。

本文选自《全国中医妇科流派名方精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胡国华、罗颂平主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nwkh.com/jbzl/1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