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称为尿酸盐中毒症。痛风的形成大部分是由于日粮中蛋白类饲料过多,使尿酸盐形成过多,导致泌尿器官功能障碍,尿酸盐排泄减少,在体内蓄积,沉积在内脏和关节处。在养殖过程中,痛风一般以零星散发为主,常见于蛋鸡。近日,痛风案例在雏鸡中发现较多。下面与大家一起探讨。
01
发病情况
山西某养殖户,进雏羽,第5天开始有死亡现象,每天约死亡20-30只,至第9天死亡数增加,多达70只。大群精神状态不好,死亡的鸡大都侧卧在地上,闭眼,拉白色稀粪。
剖检发现皮下有白色结晶状物。剪开胸腔,发现心脏外部有一层白色尿酸盐沉积,肠系膜、腹膜均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肾脏呈花斑状,输尿管肿大如香头粗细,内有白色结晶状物形成硬的栓状。
根据剖检情况,可以诊断为内脏型通风。
02
发病原因分析
养殖户反映,一方面,三天的时候鸡舍出现停、断温的情况,鸡群出现明显扎堆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上一批次的鸡群有生殖性传支的情况,产蛋率只有70%,造成了严重损失。所以本次进雏要求首日龄进行传支的喷雾,在雏鸡3日龄的时候又进行了含有QX毒株的新支二联进行加免。传支病毒有很强的嗜肾性,能引起肾炎,肾损伤。
03
心得体会
近两年,雏鸡痛风发病在临床上有所增加,原因大部分和低日龄频繁的免疫有关系。由于近几年假母鸡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人们总想在20日龄之前把基础的免疫搭建好,所以在两周前做疫苗比较频繁。可是我们却忽略了14日龄前雏鸡的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这期间多次免疫不仅会影响母源抗体的发挥,还会影响免疫器官的充分发育。所以,在此期间使用弱毒或者中等毒力应激比较小的接种相对更安全一些。另外,如果首日龄采取喷雾,首免可以放在7日龄。
免责申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