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端羽绒服制造商加拿大鹅(CanadaGoose)因涉嫌在广告中误导消费者,于今年6月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5万元人民币。这一消息在近日曝光后,引来媒体评论,“外国的月亮没有更圆,外国的羽绒服也没有更暖”引发网民对有关洋品牌和国货的讨论,“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这一话题一度冲上热搜。一些网民甚至指出,对售价动辄上万人民币一件的加拿大鹅仅罚45万实在太轻了,真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分价钱一分货,也就是说,你出多大的钱,就能买到多好的东西,所以有一段时间,“madeinchina”既意味着物美价廉,又意味着国货几乎就没有什么品牌,而洋品牌,则恰恰相反。
但最近,加拿大鹅被被罚了。被罚的原因是涉嫌虚假宣传,其在网购平台上宣城,产品所用的羽绒混合材料“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Hutterite羽绒是指采自加拿大北部Hutterite群落养殖区的鸭、鹅的绒毛,但监管人员询问专家后得知,在禽鸟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羽绒的品质和禽鸟的成熟度有关,和产地、气候无关,强调“Hutterite”产地来证明羽绒的保暖性,缺乏事实依据。用专业俗语就是,加拿大鹅在误导消费,说白了就是,忽悠观众。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加拿大鹅曾被多国明星政要以私服亮相,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英国著名球星贝克汉姆都曾穿着加拿大鹅羽绒服出席活动,这个被誉为“羽绒服界的爱马仕”品牌也逐渐吸引了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并获得青睐。在此,名人给加拿大鹅做了无形广告。
说个实在话,这次事件,也不是专门冲着加拿大鹅这个品牌而来的,无独有偶,不仅仅是加拿大鹅,联合利华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梦龙,上月也被曝光其中国产品与欧洲产品用料不同,其产品被各大官媒和网民炮轰“双标”。而麦当劳、耐克、苹果、可口可乐等洋品牌,都存在“内外有别”现象,一些洋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缺乏最基本的诚意。
那么,这些“双标”洋品牌一面造假,一面虚假宣传,他们是哪儿来的傲慢底气?有分析认为他们这样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品牌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不尊重”,但更重要的是,国内真有这么一批心甘情愿的“舔洋派”,他们出生、成长、生活在本土,但就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洋品牌”就是比中国好,这些崇尚洋品牌的洋奴心理,确实该整整了。
其实洋品牌造假的事比比皆是,比如美国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被曝用代可可脂冒充巧克力,日本品牌养乐多关联公司宣传“益生菌在新冠肺炎防治中有重要作用”涉嫌虚假宣传等等,都是在迎合“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国圆”这种。
和上次一大批外国品牌因涉新疆棉事件而被炮轰不同,此次被中国官媒点名的洋品牌均因产品本身而受到行政处罚,虽不涉及其他言论,但仍遭到了“不尊重中国”的相关舆论批评。然而现在,洋品牌在整体上正在国内变得“式微”,也是不争事实。现在,消费者对洋品牌不再迷信,中国品牌正在崛起,大有“我用国货我光荣”的势头。无怪乎外媒在报道中提醒耐克和阿迪“在中国要当心了”,因为政策的支持和新疆棉事件的影响,中国本土运动体育品牌正奋起直追。
受新疆棉和爱国热潮影响,中国运动品牌李宁上月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显示,期内净利润同比大涨.2%;在河南水灾中“一捐成名”的中国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在中国网民“爱国式消费”的助力下,更是创造出销量同比增52倍的惊人数字。与之相反的是,德国品牌阿迪达斯上月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在华业务明显下降,大中华区收入跌幅接近16%。
在年龄段上,与过去相比,中国本土制造的商品质量显著提升。新一代对国货品牌的认可,代表着更加理智、更加阳光的消费理念,也显示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但也有例外,尽管也卷入三月发生的“新疆棉”事件,但美国品牌耐克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5月31日的三个月中,该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为1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其首席执行官多纳霍(JohnDonahoe)当时就表示,“耐克是一个属于中国的品牌、并为中国而存在”。这或许给洋品牌一个警醒,即以前的那一套高高在上,是不是该醒醒了?(一个人的浩瀚)